<看觀念> 從頻率找尋聽覺的真愛

撰文/林彥君  修訂/書世豪

     初入音響世界時應該都曾有過類似的困擾,看著琳琅滿目的相關商品,如天書般難懂的規格,茫然不知從何下手,以致最後聽從店員的三寸不爛之舌,只要外觀順眼、價格也可接受,就隨意入手了。 但你可曾想過,這套音響,真的適合自己嗎?

     其實,除了價格、品牌、外觀等較直觀的參考條件外,也可以從聆聽需求著手。每個人喜歡的音樂類型不同,挑選一對百樂通用的揚聲器並不容易。有些人喜歡大提琴優美低沉的聲線;有些人則醉心於爵士樂,享受搖擺的節奏與輕鬆的氛圍;而古典樂迷,則期待閉上眼後彷若置身大型音樂廳中,感受現場演奏的震撼。那麼,要如何確定這對揚聲器能夠滿足自身的聆聽需求呢?

     音響器材所附的數據,例如阻抗、功率、靈敏度、頻率響應、訊噪比、總諧波失真等,其實隱含著許多重要的訊息。這些讓入門者退怯、艱澀難懂的專有名詞,其實並沒有想像中 難解。本篇將由最基本的頻率出發,進一步介紹何謂「頻率響 應」。在了解頻率、樂器、與揚聲器之間糾纏不清的愛恨情仇後,將可更了解如何從聆聽的需求面挑選揚聲器。

     以下將進行一系列關於聲音的討論與分析,不論你是剛入門的玩家,或是已擁有一定程度的音響知識,都希望能更增添在聆聽時的樂趣。

旋律的基礎― 頻率

     在錄製與重放技術愈臻成熟的年代,音樂儼然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。沉浸在音樂帶來的美好同時,是否曾經想過,聲音是怎麼來的?為什麼音調會有高低之分?

     聲音的產生,源自於物體受力產生振動。小時候上自然課曾接觸過的音叉,可清楚地說明聲音構成的要件。敲擊時,音叉連續來回振動擠壓了周圍的空氣分子(如下圖)。

     當音叉向外 擴張時,擠壓外側空氣形成密部,空氣壓力變大;音叉向內收 縮時,外側空氣較為稀薄形成疏部,空氣壓力變小。當這個疏 密波透過外耳及中耳組成的傳聲系統傳遞到我們的內耳,經由 聽覺神經傳達到大腦解讀後,便成為我們聽到的聲音。
 

     物體振動的幅度(振幅)越大,聲音就越大。聲波的頻率即為一秒內物體振動的次數,單位為赫茲(Hz)。若物體一秒振動 440 次,該聲波的頻率即為 440Hz。頻率的高低反應在人的主觀聽覺上即為音調的高低。頻率越高,音調越高,反之則音調越低。

     人耳可以感知的頻率範圍大約是 20Hz 到 20,000 Hz(或記為 20kHz),光看數字可能沒有感覺,若是以比例來看,聽覺頻率的下限和上限足足差了 1,000 倍。在如此廣大的頻率範圍內,為了能互相溝通,聰明的人類替常用的頻率取了一串洋名字 ─ C、D、E、F、G、A、B ─ 。

     看到這邊,可能會產生疑問:頻率範圍這麼寬,七個名字就夠了嗎?這個問題的答案可得從西元前說起。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個聰明的希臘男人,姑且稱他為小畢。身為數學家的他不但發現了鼎鼎有名的「畢氏定理」,同時也是個音樂理論家。他發現當頻率增加一倍或減少一半的時候,音調聽起來雖有高低之分,但感覺極為相似。在現代,便將頻率相差一倍的二個音符之 間的距離稱為一個「八度」(octave),即鋼琴上八個白鍵的距離。既然聽起來很像,名字都叫 A 也是很合理的。又為了區分比較高的 A 和比較低的 A,於是有了 A0、A1⋯⋯A8 等名稱。經過一段百家爭鳴、各執一詞的時期, 現在國際普遍認定中央 A(A4)的頻率為 440Hz。音名與頻率的對照表如下方表格所示。

看見聲音:千變萬化的波形

     了解到頻率的不同構成音調的高低後,可以進一步思考,為什麼鋼琴與小 提琴彈奏同樣音調時,耳朵能夠輕易分辨兩者的差異而不會混淆?為什麼同 一段旋律,由周杰倫和費玉清演唱,卻有不同的特色?為什麼有些人音色粗 獷,有些人柔美,有些人清亮?

     只有單純的音調,並不足以構成豐富美妙的音樂世界,「音色」在音樂裡 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。接下來,將更進一步介紹音色的構成要素。

     在自然界中,極少聲音是由單一頻率組成的。物體在振動發聲時,產 生的聲波大多是數個頻率疊加構成的複合波。基本頻率(Fundamental Frequency,簡稱「基頻」)是指一個複合波中的最低頻率,這決定了該聲波的音高。在自然界中,基頻通常會是複合波中能量最大的頻率。基頻以外的 頻率稱為「泛音」(Overtone,也稱為「倍音」),通常為基頻的整數倍。 (請參考下圖)不同發聲體產生的泛音其能量比例皆不相同,這些不同 頻率的聲波相互疊加,形成獨特的波形,是決定音色的關鍵因素。

     以鋼琴為例,當我們在鋼琴上彈奏中央 A 時,除了發出 440Hz 的頻率,也 會伴隨 880Hz、1,320Hz、1,760Hz⋯⋯等泛音列,泛音數量可多達十數個。

     上圖為鋼琴彈奏中央 A 時的頻率與能量關係圖及波形,440Hz 為基頻,其能量為所有頻率中最高的,880Hz 稱為第一泛音,1,320Hz 與 1,760Hz 則分別為第二泛音及第三泛音,以此類推。

     每一種聲音都有其獨一無二的波形,音叉的波形很接近單一頻率,泛音的能量極低,音色單純,小提琴的高次泛音較突出,音色高亢明亮。就算是同一種樂器,本身的泛音比例也不盡相同,正是那波形的些許差異造就了所謂 的百萬名琴。前頁圖中列出一些常見樂器的波形,用耳朵聆聽聲音的同時, 也可用雙眼看看聲音的模樣。

頻率的聽覺感受

     有了頻率與泛音的概念後,以下將更進一步介紹頻率與單體、樂器之間的關聯。上圖列舉了完整的音名與頻率對照表,以及常見樂器和各類單體的發聲頻率範圍。線段的起點與終點分別代表該樂器基頻的最低頻率與最高頻率。舉例來說,吉他的線段起點是 E2,線段終點是 G5,則代表吉他基頻的最低音為 82.41Hz,最高音為 784Hz。

     由上圖可知,單體的頻率範圍有部分是重疊的。需特別注意的是,本圖表列出的只是單體大致的頻率範圍,並非絕對值,實際上各類單體的頻率範圍會 因各家廠商的設計而有所不同。

     標準的 88 鍵鋼琴涵蓋完整的七個八度音。最低音為 27.5Hz,音名為 A0;最高音為 4,186Hz,音名為 C8。一般樂器的發聲頻率都不出這個範圍。我們 將 20Hz 至 20,000Hz 分為五個頻段,分別是極低頻、低頻、中頻、高頻以及 極高頻。以下將簡略介紹這五個頻段對應到的樂器、單體種類及聽感差異。

極低頻(20Hz-40Hz)

     極低頻對應的音域為 E0-E1。可以下探到這個音域的樂器很少。一般而言,作曲家也不會在這個音域作曲。這個頻段的聲音主要不是用來聽的,而是用身體去感覺,是轟隆隆震撼感的來源。一般在電影中常見的爆炸、地震、雷鳴等音效都會下探到這個音域。這個頻段主要由超低音單體負責發聲。除非 是要享受震得像坐按摩椅一樣的超低音震撼,否則聆賞音樂不需要花大錢買 到超低音單體。

低頻(40Hz-160Hz)

     低頻對應的音域為 E1-E3。在樂團中主掌低音的樂器都可發出這個頻段的聲音。例如大鼓、低音提琴、巴松管、低音大號及男低音。低頻表現主要由超低音單體與低音單體負責發聲。

     一般人常會誤解低頻越多越好,事實上,好的低頻應該擁有準確的音調與清晰度。當低頻過多時,只會聽到一片模糊低沉的響聲,缺乏清晰的音調與節奏。雖然還是聽得到低音,但卻無法與正在播放的音樂產生連結。然而,若是低頻過少,音樂聽起來會顯得清瘦且黯然,就像少了梅子的番茄,失去柴魚的昆布。若想重現管弦樂團磅礡的氣勢,喜歡搖滾樂與爵士樂活潑明快的節奏感,這個頻段的表現至關重要。

中頻(160Hz-2,630Hz)

     中頻對應的音域為 E3-E7。這個頻段除了涵蓋幾乎所有的樂器及人聲,影響音色甚鉅的低階泛音亦包含在內。中頻低段(約 250Hz-500Hz)過多,聲音聽起來會悶悶的,像是捂著嘴巴說話。中頻中段(約 600Hz)過多則聽起來會有鼻音,像是捏著鼻子說話。中頻若是太少,聲音聽起來會顯得生硬、尖銳刺耳。中頻主要由低音單體及中音單體負責發聲。

     一般人所認知的「高音」,例如女高音與多數樂器的音域上限其實都屬於中頻的範圍,而非高頻。由於中頻是人耳聽覺最為靈敏的區段。舉凡人類、動物的交談聲、樹葉的婆娑聲以及下雨的滴答聲等,千百年來人耳最熟悉的聲響都在此頻段內。因此,中頻響應稍有不佳,聲音就會變得很不自然,不可不慎。

高頻(2,630Hz-5,270Hz)

     高頻對應的音域為 E7-E8。一般樂曲已極少涉入,只有少部分的樂器如小提琴、鋼琴可以駕馭如此高的音域。這段頻率大部分是樂器的高頻泛音,主要 由高音單體負責發聲。此頻段的聲音過多聽起來會覺得太過明亮甚至刺耳,若太少,聲音則會因缺乏高頻泛音的支撐而顯得單薄乏力且細節不足。

極高頻(5,270Hz 以上)

由圖表可知,這個頻率範圍內已無樂器或人聲的基頻,只有泛音才可達到如此高的頻率。這些極高頻泛音影響的是聆聽的空間感、空氣感,以及樂器與人聲的定位等較抽象的感覺,主要由高音單體與超高音單體負責發聲。

由於小提琴、小號、鈸等樂器的泛音都可輕鬆達到 40kHz,超高音單體被設計成可發出 20kHz 以上的頻率。人耳雖然無法聽見這麼高頻的聲波,但是當這個波段伴隨其他頻率一起出現時,人耳還是可以感受到波形的微妙變化。由於這個頻段的波動能量較小,喇叭響應稍有不佳就會失真。因此,追求細節、臨場感、聆聽氛圍,及重視完美音色重現的玩家挑選喇叭時應特別 注意這個頻段的表現。

     一般而言,揚聲器的尺寸越大,能再現的頻率下限會越低,價格當然也就越不親民。下表列舉了五種不同的揚聲器,其頻率響應範圍由窄至寬,以下將簡述這五種揚聲器的聲音表現。

A 揚聲器 130Hz-18kHz

     一般幾百元的隨身小型揚聲器或筆記型電腦所附的揚聲器,其頻率響應大概都不出這個範圍。對照圖表可知,半數的樂器、包括男低音其低頻都低於 130Hz,因此 A 揚聲器無法正確重現男低音及許多樂器的低音,這樣的揚聲器當然就不能太苛求它的低頻表現了。拿來聽聽女聲,或者當成工作時 的背景音樂播放可能還行。

B 揚聲器 75Hz-20kHz

     好一點的三吋全音域揚聲器低頻下限都可達到 75Hz。75Hz-20kHz 已涵蓋八成樂器的發聲範圍, 20kHz 的高頻要重現樂器的音色也已經很足夠。以 B 揚聲器來聽人聲、吉他、或是中提琴等都可以獲得舒適的聽感,但若是想感受磅礡的氣勢就有些強人所難了。

C 揚聲器 60Hz-20kHz

     一般五吋、八吋、或者優質的三吋全音域揚聲器低頻都可下潛至 60Hz。大提琴的最低音落在 C2 (65.4Hz),C 揚聲器已可聆聽完整的大提琴,駕馭市面上約九成的音樂。

D 揚聲器 39Hz-30kHz

     頻率響應為 39Hz-30kHz,如此寬廣的頻率響應已非全音域揚聲器可勝任。D 揚聲器一般為二音路或三音路揚聲器,內含兩個或三個不同種類的單體,分別負責不同頻段的聲音。低音提琴與低音吉 他在爵士樂與搖滾樂中扮演音樂節奏的重要角色,其最低音為 E1(41.2Hz),D 揚聲器已幾乎可以完整地重現所有樂器的聲音。

E 揚聲器 18Hz-40kHz

     擁有優秀的 18Hz 低頻下限,其低頻不僅可重現電影場景震撼的聲音效果,令人彷彿身歷其境,40kHz 的高頻亦可重現許多音色細節與空間感。然而,這些細節並非每個人的耳朵都有福消受,如非觀賞電影之用,或者對細節沒有高標要求的人,其實不需要花大錢購買 E 揚聲器。鎖定用途,較能在合理的價格內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揚聲器。

   

     揚聲器的頻率響應當然不只這五種,但有了基本觀念後,讀者在選購時應可舉一反三。需特別注意的是,多音路的揚聲器雖然可以有較寬廣的頻率響應,但各單體間分頻干擾的問題若是沒有處理 好,常會造成相位失真、音場定位不明等缺點。因此,在實務設計上,多音路揚聲器要克服的問題遠大於全音域揚聲器,沒有一定的實力所設計出來的多音路揚聲器往往都是悲劇一場,建議讀者不要貪圖大頻寬購買過低價位的多音路揚聲器。

選擇合適的揚聲器

     經過以上介紹,大家應已了解各頻段對聲音的影響。回到本文最初的問題:如何從聆聽的需求面著手,選購一對適合自己的揚聲器?

     揚聲器在出廠時一般都會測試「頻率響應」,該數據代表揚聲器可發聲的頻率範圍,選購時可多加留意原廠網頁所附的資訊或向店員詢問。舉例來說,若一揚聲器的頻率響應為「75Hz-20kHz」,則表示該揚聲器能完整再現 的頻率下限為 75Hz(即低頻截止點),上限為 20kHz(即高頻截止點)。超過該範圍的頻率,能量會迅速衰減。

聽感為主,數據為輔

     影響聲音好壞的因素很多,頻率響應只是眾多評斷標準的其中之一而已。 一對好的揚聲器,除了要擁有平直且寬闊的頻率響應外,還必須擁有良好的動態表現,並克服相位、振幅等各種失真問題。此外,訊源、擴大機、線材 等器材搭配,以及揚聲器的擺位、聆聽環境也都會影響到音質。頻率響應只是客觀地指出該揚聲器的發聲範圍,而非美好音質的保證。有些揚聲器標榜低頻可以下探到 20Hz,卻可能連 80Hz 的聲音都處理不好。

     了解「頻率響應」的意義後,在〈看觀念〉將會繼續介紹如何看懂音響器材的各種規格數據,幫助你在挑選音響器材時可以有所憑據。然而,增進知識的同時,也要小心別陷入了鄭人買履的迷思。數據雖然可以提供客 觀的評選條件,但無法描繪主觀的聽覺感受。因此,購買音響前,別忘了用 耳朵仔細聆聽,耳聽為憑。最終的決定權,還是在於聽覺的感受。